课程介绍

当前位置: 新葡萄8883官网AMG > 课程介绍 > 正文

劳动教育

发布日期:2024-03-20    作者:     来源:     点击:

劳动教育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课程既立足于让学生参与真实的日常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出力出汗,锻炼劳动能力,切实培养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摒弃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良观念,又进行多元化的职业体验,让学生参与普通基层工作,让学生体认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都能出彩的职业意识,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在入学第一年就进行职业体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职业意识,在今后学习中找准个人职业方向,进行准确职业规划,很大程度降低学生的职业迷茫。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

前导课程

本课程

后续课程

劳动教育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

1.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2.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

  3.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4.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经验、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思维方式,推陈出新。

课程设计整体思路:

课程主要安排学生进行校内日常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相结合的职业体验,让学生从基层做起,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劳动意识、劳动观念,促使学生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时增加学生对职场的认识,了解职场关键要素,优秀职业人的素质,为今后跨出校门,迈向社会,更快地适应职场,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源价值和实现个人梦想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 正确认识劳动,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3) 理解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涵义

4) 了解职业人劳动素养

5) 劳动安全与保护

2. 技能目标

1) 劳动工具认知及使用、现场任务分解

2) 校园校道、楼层卫生清理;

包含楼层走道、楼梯扶手、栏杆门窗玻璃清洁;

3) 校园绿植维护,修整;

包含植物浇水,植物修剪、绿篱机割草机操作,绿化带杂草清理;

4) 图书馆整理;

包含图书排架、图书整理加工、书架整理、内务整理

5) 宿舍管理;

包含来访登记、门窗检查、水电报修

6) 校园巡逻与治安维护;

包含门岗值班、校园巡逻、消防设备检查等

7) 食堂配菜、收银、菜品留样。

3. 情感目标

1) 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

2) 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4) 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

5) 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培养责任担当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4. 任务目标

1) 培养学生爱劳动、肯劳动、会劳动的良好习惯

2) 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

3) 让学生养成学中做,做中思,思中试的钻研与创新的精神

4) 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就业观,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

5) 强化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防范意识。


友情链接 / Link

地址:福建省石狮市祥芝镇古浮二十区1号   邮编:362700
招生热线 (0595)83858888   电话:(0595)88983105  传真:(0595)83015559
Copyright © 2016-2023 新葡萄(8883·AMG)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21863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172号